2025年11月17日,由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走近法庭科学”系列讲座第六期在枫林校区顺利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芒果TV《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导师——周亦武教授,带来题为《透视真相:法医学的科学、制度与人性》的精彩报告。

周亦武教授深耕法医学数十年,长期奋战在鉴定与科研第一线,专业扎实、经验深厚。他曾主导完成全球首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系统病理学尸体解剖报告,为疾病认知与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在科普传播、人才培养和行业推动方面亦成果卓著,并以《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导师的公众形象让“高冷”的法医学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兼具专业影响力与公共传播力的行业标

讲座伊始,周教授从法医学的历史渊源讲起,梳理这一学科如何随着国家法治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发展。他以自身办案经历为切入点,阐述法医学在刑事侦查、疑难死因分析、灾害事故调查和民事纠纷处理中的关键作用。谈及新冠系统病理学解剖报告,他回顾了当时直面科学未知与社会焦虑的艰难时刻,强调法医学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不可替代性。
随后,他从科学方法论出发,系统介绍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毒物、法医精神病学等各分支的专业分工,并以大量一线案例展示科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他重点分享了团队在蛇毒致死、胰岛素相关死亡等高专业壁垒案件中的鉴定过程,展现法医如何以严谨证据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司法提供支撑。
在探讨“法医学的边界与人性”时,周教授以三起极易误判的心脏压塞案件为例,演示法医如何在表面无外伤、初步判断偏差甚至可能酿成冤案的情形下,通过病理机制、现场细节与逻辑推理将案件拉回事实本身。他指出,法医的职责是在压力与复杂情境中保持客观,用科学还原真相,“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职业发展、技术革新与法医教育积极提问。谈及工作中最艰难的时刻,周教授坦言,真正的挑战往往不是高风险任务,而是面对极其疑难的案件与人性深处的阴影。他强调法医必须拥抱技术进步,许多复杂案件正因新技术而迎来突破。他鼓励学生保持热爱,坚持学习,不被质疑或压力左右,并相信“未来一定是光明的”。现场讨论热烈,不少同学表示对法医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法庭科学的决心。

“走近法庭科学”系列讲座将继续以推动法医科学传播、促进多学科研讨、激励青年投身法医学事业为目标,邀请更多领域专家走进复旦,与广大师生共享前沿知识与实践智慧。敬请期待下一期精彩讲座。

组稿 法庭科学研究院
文字 魏麒 曹永杰
摄影 张峻浩 黄平
排版 尤雪纯
编辑 曹永杰
责编 张素华



